本網訊(通訊員 郝靜)應77779193永利官网邀請,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姜紹飛教授做客我校“研究生創新學術論壇”。6月3日下午,姜紹飛教授在武昌校區東配樓會議室212作了題為“跨海大橋水下樁柱病害聲呐成像智能檢測與加固成套技術及應用”的學術報告,此次報告由77779193永利官网副院長劉章軍教授主持,參與人員有相關專業的部分教師及研究生50餘人。
姜紹飛教授首先介紹了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及其四大實驗室的基本情況,并歡迎我校師生前往福州大學交流合作。接着,姜教授分别以“水下樁墩外觀病害深度學習與智能檢測”、“水下樁柱病害聲呐成像智能檢測及應用”和“水下樁柱不排水加固成套技術與應用”這三部分為核心,生動地闡述了其立項背景,全面系統地講解了研發原理與技術,并深入淺出地指明了其施工技術及應用。最後,姜教授展望了未來還需深入開展的研究工作。姜教授的報告圖文并茂,内容豐富,邏輯嚴密,妙趣橫生,描繪了一幅水下樁柱病害檢測與加固技術從基礎研究到實際應用的全景,為我院師生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學術盛宴。

在互動環節中,參會師生踴躍提問,現場氛圍熱烈。針對檢測設備在水下工作的不穩定性、聲呐成像檢測與超聲波檢測方法的異同等問題,姜紹飛教授耐心地給出了詳盡而通俗的解答,他獨到的學術見解使大家受益匪淺。随後,劉章軍教授對精彩報告進行總結,他強調姜教授瞄準實際工程問題,注重科學問題的凝練,利用理論分析、數值模拟及試驗等相結合的手段歸納出研究結論,并将其應用于實際工程,這種凝練關鍵科學問題的能力、嚴謹的邏輯思維以及源于工程用于工程的理念值得在座師生學習。同時,劉章軍教授對在場師生提出了殷切期望:要勤于思考,敢于創新,刻苦鑽研,善于尋求工程問題和科學問題的整合與突破,為各類複雜的實際工程問題提供可靠的解決思路,進一步提升自身學術水平。

本次報告不僅使學院師生了解到水下樁柱病害智能檢測與加固技術領域的科學前沿,還對其學術視野的拓寬、科研能力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姜紹飛教授簡介:
姜紹飛,男,1969年出生,工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土木工程防震減災信息化國家工程中心副主任及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長期緻力于結構健康監測、鋼/組合結構、既有與傳統風貌建築性能評估與提升、智能傳感與AI信息技術方面的研究。承擔國家基金、國家重點專項課題等國家及省部項目30餘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0餘項,其中獲得二等獎及以上獎勵4次(排名第一3次),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8項;出版著作5部,發表論文200餘篇,被SCI收錄30餘篇、EI收錄100餘篇。成果應用于烏龍江大橋複線工程、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桂峰村國家曆史文化民居等重大工程中。
審稿人:劉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