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馮豪)為動員引領學院團員和青年勇于擔當、奮發有為,10月30日下午,學院黨委副書記成轶帶隊,組織學院青年教師代表、學院“匠心築夢”實踐團成員赴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開展“對話大國工匠,赓續奮鬥精神”校企合作主題團日活動,學習大橋人“跨越天塹、超越自我”的工匠精神。
全體師生在中鐵大橋局青年志願者的帶領下參觀了橋梁博物館,從燦爛的中國古代橋梁建築到新中國成立後各種跨越江河湖海、深山峽谷、城市上空的現代橋梁,從“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到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座跨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再到世界橋梁建設史上“皇冠上的明珠”港珠澳大橋,一個個建橋報國的故事展現了中國橋梁的曆史與大橋精神;在場參觀的青年團員表示“作為土建學子,中國橋梁文化中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奮鬥精神、工匠精神都在激勵着我們要繼往開來,擦亮‘中國橋梁’的名片,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時代新人。”
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軍堂以“橋是什麼”為開篇與全體青年師生開展講座交流,他表示橋梁是人們跨越天塹的成果,是城市發展的見證,是面對複雜的自然環境和匮乏的資源條件,建設者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的智慧結晶;李軍堂以我國橋梁建設的發展曆程為主線講述一代代橋梁建設者将愛國精神、奮鬥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大橋精神,鑄就了如今橋梁人“天塹變通途”的底氣與志氣;現如今,依托中國不斷強盛的綜合國力,中國橋梁也實現了從過去的“學習和追趕”到現在的“創新與超越”,無論是何種橋型,一般主跨排名前十的橋梁中,有超過半數的橋梁都在中國。最後李軍堂鼓勵在場的青年學子們,要不斷學習、勇于探索,帶着橋梁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在将來投身到“交通強國”新征程中去。
翻看共和國的橋梁史,正是一部鮮活的奮鬥史。在本次主題團日活動中,從書本走向社會,從理論深入實踐,青年師生們進一步感受到一座座超級工程跨江越海的豪邁,同時也對奮鬥精神、工匠精神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和體會。
77779193永利官网團委将進一步深化與企事業單位的聯系,走進項目現場、深入施工一線,在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創意活動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打造具有時代特征的跨界合作、創新發展的新路徑。(審核:成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