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中強)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手持文明交通指引小黃旗,這是今年暑假期間作為一名光榮的文明交通志願者,我每天的“時尚”裝備。
讓文明浸潤城市,讓美好生活處處可見。我的家鄉——山西省長治市,是晉東南的一座小城,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奮進的城市。今年,長治市正在常态化持續推進文明城市建設,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都切身感受到了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化:道路整修得平整寬敞、小區打掃得幹淨整潔、垃圾分類自覺有序……這些新變化讓我欣喜不已,我怎樣才能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呢?
7月20日,我在志願彙APP上看到長治市青年志願者協會發布的文明交通志願者招募令,于是第一時間報名加入。經過短期培訓,我光榮上崗,成為公交車站點的一名文明交通志願者。
文明交通,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更能折射出廣大市民的文明素質。而文明交通志願者,就是要通過耐心的引導勸解,提高居民文明出行、安全交通的意識,讓文明之風不斷深入人心。
我分配到的崗位——市政府東門公交站點,是長治市較為繁華的地段,有4條公交線路在這裡交彙,平均每隔三四分鐘就會有一趟公交車到站。每天早晨7點半到中午12點,我值守的時間,最少有60多輛公交車經過。
這一公交站點離我的家有近6公裡的路程,乘公交車約需50分鐘才能到達。為準時到崗,我需要每天早晨6點開始起床洗漱吃早餐,6點半出門乘車,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面對每天的高溫酷暑,我從未出現過遲到。
“麻煩您打開支付寶掃場所碼乘車,請出示健康碼,請規範佩戴口罩乘車……”一聲聲溫馨的文明交通提示語,是我在履職盡責。三伏天,長治市氣溫最高時可達37攝氏度,我暴曬在外,一上午直直站四個半小時,反複幾百上千次的溫馨提示,多次額頭淌下的汗水刺痛得眼睛都睜不開,中午下崗前,腿則像注了鉛一樣沉重得擡不動,嗓子眼感覺在冒火。
7月27日上午近11點鐘,暴曬過後,一場大雨來得突然,把正在崗位的我從上到下淋了個透,衣服褲子粘着皮膚,鞋子灌滿了水一走路腳都在裡面打滑,有那麼一刻,我的眼淚确實是和着雨水掉落的。
怎麼辦,放棄嗎?因為專業的關系,我腦海中經常浮現的是持續在高溫下工作的建築工人,我最敬佩的偶像,他們為了建設美麗城市默默地堅守着,我比他們苦嗎,我比他們累嗎?我堅信,我能堅持下去!
在崗的日子,我感受到不一樣的“夏日溫情”,也體會了幫助他人後的幸福。我攙扶腿腳不便的老奶奶下車過馬路,她的臉上會浮現出欣喜的笑容;我幫助老大爺打開手機掃碼,他會像家人一樣溫暖地拍拍我的肩膀;遇到個别不理解的乘客,經常還會有熱心市民在一旁幫忙勸導……
我是文明交通志願者,勸阻不文明乘車行為,引導乘客文明乘車,在服務他人中,我得到了成長。
文明交通,我在崗!從7月22日正式上崗,到8月21日,我沒有遲到過一次,沒有請過一天假,我參與此次志願服務活動的時長累計超過160小時。
看着越來越多的乘客文明乘車,看着身邊越來越文明的城市,再多的苦,再多的累,都值了!

(審稿:成轶)